(2025年4月23日兰山区第二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兰山区第二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经过认真审议,同意区人民政府《关于全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近年来,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以服务全区“战新引领”行动和“商贸物流首善”战略为目标,勇于改革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全力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关经验被山东教育报、省教育厅网站、市政府政务信息报道,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
会议指出,虽然全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职业教育资源存在明显不足;二是校企合作形式传统单一;三是职业教育学校部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偏弱。
会议建议,(1)加强统筹协调优化资源配置。要围绕资源扩投入,加快推进中医药中专新校区建设任务,统筹谋划公办中职资源扩容;鼓励支持民办中职学校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要持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形成发展职业教育的强大合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养技能性人才。区教体局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整合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资源,促进校企合作交流;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行业、产业人才需求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指导,定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2)服务劳动力需求与可持续发展。一是深挖职业教育服务潜能,人社、农业农村、退役军人、卫健等部门要将相关培训项目向职业学校倾斜,发挥职业学校资源优势,从而减少招聘和培训成本。二是建立校企优势互补机制。企业员工可通过职业院校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学校则可利用企业资源开发建立模块化课程,满足劳动者职业转型需求,适应技术快速迭代升级。(3)持续推动专业匹配产业。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对接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体现办学特色的逻辑起点。要支持全区经济特色发展,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开展产教融合,形成“一校一优势”的协同模式,促进产业集群与人才供给良性循环。学校要深刻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方向,扎实做好产业领域岗位调研,基于我区大力发展的传统优势产业、战新产业等构建起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专业链、专业群,形成在某一领域的独特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