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兰山区第二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兰山区第二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过认真审议,同意区人民政府《关于全区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区政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的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试点经验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水利部、财政部终期评估中,兰山区获评“优秀”等级。近年来,兰山坚持“生态治理、连片打造、河塘同治”的指导思想,通过水域岸线并治、点面污水同除、建设管护双行,持续改善水环境、优化水生态、做活水文章,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会议指出,全区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水生态及水环境仍需加强治理,中小河流特别是农村河道还缺乏系统化治理。二是河湖日常管护有待提高。一些重大项目的实施主要依赖上级投资,尤其对农村河道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区内河道生态建设进程。三是智慧化水网体系薄弱。水利信息化基础感知体系有待完善,数据资源融合深度与共享能力仍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加强。
会议建议,(1)巩固整治成果,发挥项目综合效益。做好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健全工程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力量参与的管护体制,形成管护合力。工程项目建后管护既要坚持系统化思维,加强部门间的通力合作,形成工作合力,互相支撑,又要用好用活社会力量,进行高质量管护,把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打造成一个全区生态保护修复水资源利用的样板工程。(2)畅通最后一公里,加大农村水系治理力度。继续加大农村河道治理,以推进区域河湖水系互连互通为重点,打通防洪排涝、农田灌溉、农村水系生态“最后一公里”,畅通末端水系“毛细血管”,以“一盘棋”思想把水美乡村项目融入区域发展大局。(3)发挥地域优势,争创市级水网示范区。以临沂市成功入围山东省市级现代水网建设示范区为契机,借助区位优势,职能部门加强对上汇报衔接,扎实完成好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编制的重点任务,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区级现代水网,争创市级现代水网建设示范区。(4)注重长期发展,绘就水美乡村新画卷。结合兰山区实际,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将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周边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规划相结合,多规合一,注重未来的长期发展,持续释放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