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6日兰山区第二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兰山区第二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过认真审议,同意区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的报告》。
会议认为,区人民法院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不断探索执行实践、创新执行举措、全力破解执行难题,在保障民生、助企纾困解难方面打开了新的视野。
会议指出,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区人民法院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执行工作取得新突破:长效扫黑除恶、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内外联动、开展“沂蒙风暴”等工作成果显著。但是在超期未发放执行案款、未办结执行信访案件、执行案件质效关键指标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区人民法院要准确把握在案件质效、执行措施、监督管理、执行保障等方面制约执行工作的短板弱项,以突出问题的整改整治确保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议建议,区人民法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切实解决执行难”重大决策部署,依托全社会力量,多部门联动,不断加强执行工作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深化执行联动机制建设,不断推动执行工作现代化建设,为兰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司法力量。(1)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积极构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多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综合执源治理新格局,全面加强与公安、住建、税务、驻村工作队等部门及人员的沟通协作,加强数据共享,形成完善的联动机制。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助推诚信社会建设、培育诚信文化。(2)做好前端把控,缓解执行压力。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强化执行风险提醒措施。加强对诉前、诉中、执前对当事人的执行风险提示,增强当事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树立诚信意识,自觉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债务。针对刑事涉财案件,主动提前与刑事审判部门对接,共同做好案款、罚金、违法所得等执行款全流程追缴及劝导工作。(3)优化执行队伍,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执行人员配备,打造高效、精良的团队办案模式,实现事务性集约化处理,将执行程序中的网络查控、文书制作与送达、终本案件管理、财产调查、财产处置等工作进行集约化处理,全面提高执行工作效率,提升执行质效。(4)宣传典型案例,突出兰山特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法院自媒体作用,在该院的辖区范围内、被执行人户籍所在地、闹市区、法院宣传栏等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悬赏公告,加大执源治理典型案例宣传和“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曝光力度,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迫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