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6日兰山区第二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兰山区第二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过认真审议,同意区人民政府《关于兰山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区政府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加大国有资产管理措施,加强督导检查,规范资产处置管理流程,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保证国有资产管理各方面都有章可循。
会议指出,我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单位管理意识不到位。个别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视不够,存在重资金管理、轻资产管理,重资产数量、轻资产效益的思想,影响了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忽视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影响整体管理质量和效率。二是基础性工作不扎实。个别单位存在对处置的国有资产没有及时清理核销、调整账务,形成的国有资产投入使用后没能及时入账,固定资产未能按月按时计提折旧,资产月报或年报数据迟报、漏报、错报等问题。三是国企监管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范围依然较窄,没能做到对应履行监管责任的国企事项全覆盖,制度建设不够丰富。四是国企信息化管理建设进度缓慢。企业没有形成规范、高效、可控的内部办公系统,没能创建符合企业发展的办公系统、财务或其他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
会议建议,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意识,明确职责,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1)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指导各单位明确国资管理专人专责,强化资产管理意识,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多种形式帮助资产管理人员熟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熟练运用系统开展数据报送及处置事项申报等工作,切实落实工作责任,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2)摸清全区行政事业性资产底数。力求从资产的数量、价值、结构等多层面准确反映资产情况,彻底摸清家底。(3)支持区属企业发展。分类梳理、明确增量、盘活存量,找出能够对国企发展壮大具有帮助的资产,深入挖掘资产价值集中整合到区属企业。指导企业立足主业、做实主业,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体量优势和带头示范作用,坚持企业公益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融合发展。(4)推动信息化建设。研发兰山区国企监管平台,内设区属企业机构设置、人员信息、三重一大、投融资管理、项目建设、财务分析等多个模块,实现对区属国有企业相关事项的系统化、动态化监管,实现监管与服务、检查与指导的电子化和智能化,为国资高效监管、国企高质量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