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7日兰山区第二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
兰山区第二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经过认真审议,同意区人民政府《关于兰山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区政府和财政管理部门深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新链条,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新格局,实现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新跨越,促进了部门提升预算编制水平和履职用财能力,预算绩效管理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硬化绩效目标约束,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加大目标审核力度,实现了财政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和资金使用的“高效益”。
会议指出,虽然全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现了新跨越,但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绩效管理认识不够足。部分部门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观意愿不强,绩效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进程。二是绩效管理能力不够强。部门绩效业务能力不强,不能够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重点指标、定量细化指标、合理评价指标,影响了绩效指标设置质量、数据搜集质量、结果验证质量,导致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资金执行无法深度融合。部分中介机构专业素养不高,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怠于夯实理论基础,疏于提升专业素养,极大地制约了我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程。三是绩效监督质效不够好。当前绩效监督制度尚不完善,财政部门只能依赖于预决算绩效信息公开来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透明度,部门向社会公开的绩效信息有限,仅通过预决算公开很难覆盖到预算管理的完整性,绩效监督质效发挥不够理想。
会议建议,(1)突出“宣传引导”这个重点,为预算绩效管理助力增效。一是意识引导。按权责对等要求,明确预算绩效管理职责,清晰界定绩效权责边界,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权责机制,引导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二是理念宣传。大力宣传绩效管理重要意义,逐步建立“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绩效管理理念。(2)聚焦“素质升级”这个关键,为预算绩效管理蓄能攒劲。一是以培训促提升。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点对点精准服务、面对面解疑答惑,努力营造“知绩效、懂绩效、用绩效”的浓厚氛围;二是以竞争促提升。以结果应用为导向,以竞争性评审为抓手,“择优选聘”倒逼中介机构提高评审质量,实现绩效评价质量和绩效管理水平双提升。(3)扭住“监督管理”这个根本,为预算绩效管理保驾护航。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及时的原则,将政策、项目、部门预算整体绩效评价结果向区人大报告,将政策、项目、部门预算整体绩效目标随同预算向社会公开,将政策、项目、部门预算整体绩效自评结果随同决算向社会公开,扩大绩效关注路径,拓宽绩效监督渠道,自觉接受区人大和社会公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