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4日兰山区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兰山区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经过认真审议,同意区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庭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近年来,区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代表国家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职能作用,推动人民法庭工作不断科学发展。
会议指出,区法院人民法庭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各人民法庭的基层基础建设还需要改造提升。个别法庭租用办公办案场所的局面需要尽快得到解决。二是院机关和人民法庭在办理案件的数量、类型和范围上还有较大的平衡空间。三是人民法庭与驻地党委政府、村居社区沟通协作需要持续加强。四是部分法庭干警的服务意识、履职能力还欠缺。五是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发挥还不充分。
会议建议:(1)要准确把握人民法庭的职能定位,明确依法审判案件是人民法庭的核心职能,是人民法庭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途径。人民法庭要通过具体案件的司法过程和裁判结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人民法庭应当成为人民调解和群众自治组织调解,以及民间组织特别是各类行业组织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指导者和支持者,在推进完善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和诉非衔接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应当起到积极的桥梁纽带作用。(2)要在坚持既有人民法庭党支部建设创新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党对人民法庭工作的绝对领导。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观念,坚持人民法庭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要组织好干警的政治业务学习,讲究仪式感、注重学习效果,全面提升干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3)要尊重司法规律,从人民法庭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巩固院机关向人民法庭分流案件、分流人员、科学调配司法资源改革成果,统筹院机关和人民法庭工作同频共振,实现区法院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的目标。(4)要深入推进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设。借力现代科技成果,加大无纸化办公办案推进力度,提升电子卷宗深度应用水平,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在扩大群众知情权、便利群众参与诉讼、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集约处理辅助事务、服务法官专心办案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