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兰山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通过)
兰山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经过认真审议,同意兰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全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区政府及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全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这一主题,全面贯彻“以市场为导向,教育为基础,推广为中心,安全为保障”的工作思路,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机监管网络,加大农机技术推广力度,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区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机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会议指出,全区农机化发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机教育培训相对薄弱,经费投入不足,跟不上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步伐。二是农机执法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三是农机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专业人才断档现象明显,不能满足农机事业发展的需求。四是秸秆综合利用渠道偏窄,秸秆收集利用率不高。
会议建议,(1)继续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为农机化工作的中心任务,大力推广“1+1+1”(即1台小麦收割机+1台秸秆打捆机+1台灭茬机具)的农机作业模式,组合应用切碎还田、土地深松、节水灌溉等机械化增产、增效、节本技术,力争小麦、玉米、水稻全程机械化平均达到97%以上,林果、经济作物等方面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2)发展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要抓好农机合作示范社创建活动,培植2-3家起点高、规模大、服务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示范性农机合作社。积极开展跨区作业、合同作业和规模化作业,不断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3)继续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政策信息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指标,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4)抓好农机化实用人才培训。深入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行动,加强对农机合作组织成员、农机大户和农机手的培训,加速培养懂管理、会操作、善经营的农机化实用人才队伍。(5)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水平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严把农机登记关、检验关和农机手培训关、考核关,确保农机安全生产。(6)拓宽秸秆利用空间。建立“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秸秆利用体系,大力发展秸秆切碎还田,引导鼓励新能源加工企业搞好秸秆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大区级秸秆收集利用资金补贴,加快大秸秆收储点建设力度,每个镇街建设满足当地秸秆收集需求的收储点。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秸秆综合利用相关企业,拉长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7)加强农机队伍建设。要加强农机执法队伍建设,推进农机执法规范化、法制化。加强农机技术队伍建设,抓好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积极引进实用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提高农机队伍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