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兰山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
兰山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经过认真审议,同意区人民政府《关于全区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近年来,区政府及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经济工作,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努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按照拉长产业链、做强产业的思路,突出建基地、育龙头、创品牌、保安全,着力构建现代优质、高效、生态、特色农业产业经营体系,狠抓优质农产品基地改造提升,积极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全区粮食亩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总产保持稳定,基地品牌实现新突破,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全区农业经济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会议指出,一是农业从业人员以老人、女性为主,农业生产一线技术人才相对匮乏。二是农村土地流转费用相对偏高,农业经营规模化成度不够高。三是农业产业链条不够长,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农产品电商销售不成规模,网络销售平台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会议建议,(1)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农业,使民营资本成为农业产业化开发的投资主体,推进现代农业项目建设。(2)进一步加强基地品牌建设。加快农业基地改造提升步伐,打造一批“三化”水平高的现代化农庄,建设一批兼具“城市菜篮子”、休闲观光、生态绿化等功能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注重品牌培育和“三品一标”认证,扶强和做大全区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优势企业产品品牌。(3)进一步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着力做强龙头企业,努力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稳步推动农业经营模式由分散型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模式转变。(4)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积极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收购、贮藏、运输全环节可追溯,进一步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护网。(5)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力度。抓好农业生态建设,积极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低毒低残留农药、可降解地膜等生态环保农资,推广水肥一体化、生态杀虫等农业先进技术。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力争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6)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积极探索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广“电商平台+农业基地+流通配送”发展模式,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畅通农产品营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