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兰山区人大常委会在12个镇街建立了19个代表接待站,积极搭建选民接待平台,并规定每月20日是代表接待日,由人大代表接待来访选民群众,为代表当好听民声、表民意的“传感器”,化解矛盾的“减压阀”,为代表搭建了履职平台,拉近了与选民群众的距离,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加强接待阵地建设。区人大常委会要求高标准配齐接待站设施,并定期督促检查,各接待站根据实际情况设在了社区、村居、企业或市场,统一悬挂“人大代表接待站”铜牌和参加接待的各级代表的照片、电话和制度规定,使来访群众对于接待站工作一目了然,方便与代表的沟通与交流。
二是加强接待站人员配置。各站设站长1名、副站长2-3名,根据代表兼职制特点,区人大常委会从区直与群众联系密切的单位部门中聘请了22名业务骨干,各镇街又从镇街选聘了173名工作人员,建立了由195人组成的“人大代表接待站义务咨询员队伍”,负责在代表接待选民群众时提供政策和法律咨询服务。全区安排参加接待的省、市、区代表共有418名,每人一年至少参加两次接待活动。
三是规范接待制度建设。各接待站都设有统一的群众来访、答复登记表、闭会期间代表建议专用纸和受理反馈意见表,每次接待都做到了来访有登记,登记有反映,反映有处理,处理有结果,结果有反馈,反馈有记录。
每逢代表接待日,代表与选民互动交流,气氛融洽,群众畅所欲言,代表急群众所需,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不仅现场解答诸如子女入学、老人养老保险、社区建设回迁、片区征收安置等政策规定,还切实督促解决了诸如在临西二路与开阳路交汇处增设红绿灯,允许市场业户用面包车拉货,社区公厕及生活设施配套等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截至目前,全区各接待站共接待群众793人次,参加接待的各级代表391人次,梳理各类问题470条,形成代表建议意见187件,落实解决或处理的147件。面对群众反映的方方面面的意见和问题,积极答复好、落实解决好,既盘活了代表资源、延伸了政府服务,又增进了代表联系群众的主动性和亲和力,使“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在接待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