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找准人大履职行权与全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依法履职,精准发力,在扶贫开发攻坚中勇担当、善作为,迈出了坚实步伐,实现了良好开局。
依法行权助推精准扶贫工作。一是纳入全区人大工作要点。在年初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中,将着力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列入人大工作的重要事项和全年重点监督议题。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在党组会议中做好部署和强调。二是专题听取全区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报告。9月份的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41次听取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全区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了积极落实区委制定的“四位一体”帮扶机制,抓好政策的支持,实施精准扶贫措施,加大考核力度等审议意见。区政府及有关工作部门正在积极加以推进落实。三是通过各项监督工作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区人大常委会紧扣全区精准扶贫方案实施,综合运用专题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大力助推扶贫开发工作,促进精准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有效实施。全区各镇人大主席团、街道人大工委针对精准扶贫,共组织所在镇、街道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议、专项工作评议,视察和调研活动等活动30余次,督促镇、村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民主评议和政务、村务公开等工作,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人大代表助力扶贫攻坚。区人大常委会注重发挥各级代表的奉献创业激情,将号召代表投入扶贫开发工作与“办实事、谋发展、促和谐”代表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各级代表助力扶贫攻坚活动。一是聚焦精准目标任务,同频率全覆盖。激发代表扶贫攻坚热情。通过在区电视台、兰山大众设立“代表风采”栏目,召开全区优秀代表表彰和事迹报告会,宣传扶贫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激发代表参与扶贫攻坚的激情和热情,让群众感受到人大及各级代表在扶贫攻坚活动中的作用和力量。强化部署形成工作合力。对各镇街道人大和各代表小组提要求、指路子,引导区镇人大代表参与落实各项帮扶工作。压实责任强化督导。将扶贫攻坚活动开展情况纳入代表小组向选民报告工作、代表向选民述职、代表承诺的范围,建立履职档案,作为代表小组评优和代表连任的重要参考。通过目标激励机制,推动人大代表主动作为。二是聚焦精准脱贫短板,找症结献良策。将人大代表“四带四联”、“六进六访”活动与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走访农户、视察调研、建言献策、参与贡献、监督推动等措施,为全区扶贫攻坚工作“添上一把火,堆上一把柴”。充分利用代表接待站平台作用,代表通过每月代表接待日和网上接待,与选民群众面对面,了解本区域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摸清贫困症结,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贫困户争取发展项目和扶贫资金,办实事、办好事。三是聚焦精准措施落实,当模范做表率。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履责,当好扶贫攻坚的宣传员、调查员、监督员、调解员、帮扶员。加强政策宣传。组织基层代表深入宣传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炒热干群思想,使党的扶贫政策家喻户晓,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加强代表监督职能。在贫困户申报阶段,所在村人大代表全员参与并进行严格监督,坚持“该进必进,该出必出”原则,确保公平公正、精准识别。落实帮扶措施。通过代表在视察、调研和接待选民中收集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反映到政府和各级部门。截至收集到民生工程等方面意见和建议258条,其中,富民产业培育、公交车运行、饮水安全、基本医疗服务等得到有效解决。凝聚扶贫合力。聚焦镇村干部、企业家、致富能手代表,侧重就业扶贫和产业扶贫,组织企业界代表参加全区“百企精准扶贫联盟”援建工作抓好爱心蔬菜大棚建设工作,打造兰山脱贫攻坚工作亮点。
做好定点扶贫架起人大连心桥。在全面助推全区面上扶贫攻坚工作同时,用真心,出实招,扎实做好区人大常委会机关所联系方城镇小吉乐庄村的扶贫开发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谢华东对帮扶工作十分重视和关心,始终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仅今年以来就先后五次带领班子成员到帮扶村现场办公和调研,实地查看村情,了解困难和问题,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安排。二是把准脉搏力求扶贫精准化。会同驻村第一书记和包村干部,严把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监督、确认审核等关口,抓好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等环节,切实把扶贫对象搞准、把贫困情况搞清、把动态进出搞实,确保后续扶贫措施有的放矢。三是规划引领把扶贫扶到点子上。通过调研和组织党员群众座谈,组织驻村工作组集思广益,确定发展路子,制订了合理可行的帮带工作计划,进一步理清了帮带增收工作思路。指导扶贫工作组把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小吉乐庄村一项富民工程来抓,形成了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扶贫理念。四是真抓实干建设项目投入机制。加快土地流转实现项目落地。充分利用村里土地、水资源比较丰富的条件 ,协助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流转土地500余亩,与柳青街道小里庄村结成对子,为蔬菜大棚等项目落实提供了保障。“造血输血”为提前脱贫快人一步。积极协调三个爱心企业为村7户12人贫困人员提供虚拟就业岗位,兰山区委党校出资3万元作为股金投到企业,以每月发工资的形式实现贫困户的稳定就业增收,提供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实现精准脱贫。“同德共愿”持续帮扶脱贫。作为帮扶双强单位的后园社区,在区人大代表孙宝殿带领下,先后5次到村沟通协调,社区班子成员及辖区内爱心企业人士20余人包人分户,和7户贫困户结对子,制定了每人每月300元的帮扶资金标准,帮他们出谋划策找出贫困根源,促进持续脱贫。五是强筋壮骨夯实基础增后劲。改造村低压线路。针对村民反映的村内入户线路老化、个别住户私拉乱扯线路现象严重,积极协调镇供电所,全面启动并完成了村低压线路改造工程。整个工程未收取村民任何费用,高标准的通过上级验收,得到了村民的赞誉。稳步推进道路硬化工程。全面实施村庄主干道路面硬化工程,协调后园社区等单位筹集资金近150万元投入改造工程,截止现在一万平方路面施工已经完成。顺利实现旱厕改造300余户,户户通工程3万平方改造已基本完成。加强技防打造平安村居。协调区交警大队投入资金5万元等在村内主要路口增添20个监控摄像头,有力推进了平安村居建设。六是推进民生设施建设。帮助村里认真选址,合理规划,配套建设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和健身场所,改造建设村级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完善村办公服务场所功能。区人大常委会协调赠送办公桌椅15套,价值4万余元。10月26日,谢华东主任带队前往现场办公,又捐赠价值6万元的电脑设备16套,有效改善了村居服务中心办公条件。七是加大脱贫资源整合。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努力争取相关政策扶贫资金、社会帮扶资金捆绑使用。协调区水务局优先安排水库移民帮扶资金1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增进“造血”功能。加大对“重病、大病”贫困户的救助,积极探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工作相互衔接的办法,加快推进社会兜底政策的落实,发挥社会保障对脱贫攻坚的支撑作用。八是强化脱贫攻坚力量。督促贯彻完善区委“领导包乡、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扶贫工作机制,层层传递压力,切实把帮扶责任扛起来。区委党校舍得把单位优秀干部派下去作“第一书记”,目前,驻村帮扶干部“驻得住、扎得下、干得实”,做到了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