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访问义堂人大网网上服务平台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义堂人大网
 
栏目导读
 
图片新闻
义堂镇组织驻市区镇人大代...
义堂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
兰山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
驻义堂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9月8日市人大领导莅临义堂...
8月23日全区人大代表工作调...
 
 

区第十九届人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义堂镇 >> 议案建议 >> 区第十九届人大 >> 正文
 

来自:义堂人大网 发布日期:2017年02月26日 00:00 浏览统计:

关于解决义堂镇中小学生上学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创业创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社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使我区人口、产业快速集聚。而位于我区的城乡结合部的义堂镇情况尤其突出,义堂镇有中小企业3000余家,流动人口25万余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在为我镇经济建设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中小学生就学的相关问题。

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中小学生教育问题,狠抓均衡教育,义堂镇的义堂中学、小学也通过采取改建、扩建的工程,对大班额问题进行整改,但是中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拿义堂镇堰东村来说,现有常住人口1900人,大小企业150余家,流动人口10000余人,村里没有小学,距离堰东村最近的中小学也要半个小时的路程,孩子上学主要依靠老年人电动车、三轮车接送,每天学校门口堵得水泄不通,安全隐患严重。

如何能让村里的孩子以及外来务工子女同样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尽最大努力促进教育起点公平,亟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建议:

一是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根据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建议政府充分考虑义堂镇人口增加、城市发展、产业升级后外来务工人员流动趋势,及时调整教育规划,适时新建、扩建校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来考虑城乡架构、功能配套及教育布局。

二是加大投入,多措并举,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有计划的预留标准化教学用地,不断加大教育建设投入,建议根据村居人口规模,每24个村规划建设一所小学,同时优化服务环境,鼓励民间办学,通过多种方式丰富教学资源。

 
 
 

Copyright © 2004-2015 www.lylsr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兰山人大信息网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440*960)
鲁ICP备19045689号-1 Cl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