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医疗卫生深入改革、加快基层卫生院发展的议案
当前基层医院的发展基本是健康平稳的,对照国家要求和我区的发展规划,也还存在一些制约推进医疗卫生深入改革、快速发展的瓶颈。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层医疗设施陈旧落后。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就医环境、医疗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基层医院大多地方小、条件差,特别是必要的医疗设备非常陈旧落后,医技水平低下,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患者不愿在基层进行治疗,造成了上级医院人满为患、下级医院医疗闲置现象。
二是人员配备不足问题突出。基层医院编制不足,只能靠大量的临时用工人员来弥补工作人员的不足。有的偏远乡镇卫生院医师人员极度匮乏,有的科室甚至没有一名执业医师,科室长期处于非法执业状态。而临时人员,尤其是高技术人才流动性强、心不稳、跳槽现象严重。由于在编职工少、中高级职称人员少、复合型人才少,加之缺乏应有的人才培训机制和编制补充机制,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岗位需要。尤其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专家耐不住清苦和清贫,不愿扎根基层,一旦调走,就很容易使业务科室人才断档。
三是居民医保逐步陷入困境。基层医院实行“先看病、后付费”政策,需要有大量资金先行垫付,限制了医院购置设置、改善环境、人员引进的发展需要。同时国家基本药物的限制使用,出现了一些药品药店可以经销而医院没有的尴尬局面,也给临床大夫在病疾诊治时带来了困难,影响了治疗效果,引起了病人的不满。
四是规划资金短缺日益凸显。基层医院原有规模偏小,随着群众就诊和业务发展,部分医院需要增大占地面积,急需改善业务用房需,方便群众就诊。民营医院大量资本进入,但公立医院
资金投入相对偏少,缺乏市场竞争力,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医院生存的压力逐渐变大。
建议:
一要加大政策导向和介入,搞好卫生资源宏观调配,搞好区域资源配置,确保基层卫生院科学、平衡、健康发展,控制无序竞争;
二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搞好基层建设,配齐、配强医疗设施,确保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卫生医疗保障需求;
三要加大人才配备和培养,逐步增加基层人员编制,招聘录用,在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加大晋升比例,避免出现人才虹吸现象;在人员晋升比例限制的情况下,可允许符合晋升标准的在编、临时人员上报材料进行职称评审,实行备案制,单位自行聘用;加强卫生强基工程,加强人才交流,适当延长上级专家到基层帮扶时间,最好做到至少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