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滨河大道开通后,道路平坦,四通八达,沿途视野开阔,风光优美,车流量不断增大,成为大市民出游的首选交通要道。这一民生工程,极大地方便了附近群众的出行,改善了沿途村居的交通状况,深受群众欢迎。目前,沿途路肩绿化已经基本完成。而沂河东岸经过多年招商引资等市场化运作,绿化、亮化搞得非常好。特别是河东区对接临沂城区的构想,加快推进了美化建设。都市农业体验区、正直农业观光园等一系列农业项目实施后初具规模,效益彰显,已经成为我市颇具地方特色的生态景观交通长廊,值得西岸学习借鉴。反观沂河西岸,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没有亮化。两侧生态林绿化管理能力有限,河堤内滩涂缺乏统一规划,参差不齐,杂乱无章,环境差强人意,与沂河东岸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春播和秋收农忙期间,沿途农民横穿公路不断,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频发,给当地群众造成了生命财产损失。为此,结合生态环城林建设,特提出沂河西岸滨河大道实施亮化、打造生态景观长廊,形成我市农林业发展以河为轴、两翼齐飞的新亮点,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出新贡献。
建议:
一、协同配合,制定规划。区政府安排园林、交通、水务、环卫等有关部门尽快制定道路亮化净化美化、景观布置、生态林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道路建设及配套规划设计,抓紧组织实施。
二、分段实施,突出特色。对沂河内坡可以因地制宜,分阶段、分区域制定治理方案,因沿途村居、社区较多、较近,可以充分考虑在治理改造中融入当地历史文化特色,丰富人文内涵。如兰山区白沙埠镇有闻名全国的国家级化绍新钓鱼培训学校,借助这一优势,可以考虑在诸葛城鸿福寺北钓鱼台村(传说姜太公钓鱼的地方)沂河沿岸,规划建设高标准的天然的休闲垂钓示范园区,与辖区钓鱼学校遥相呼应,优势互补。可以设立专业垂钓区,如2000个钓位,满足各地垂钓爱好者的需求,打造临沂市名副其实的“中国休闲垂钓之都”。
三、借鉴经验,合作共赢。可以参照河东区打造东岸成功做法,广泛招商引资,搞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分阶段、分区域打造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生态景观点,政府搞好监管,实现政府监管运作、企业经营管理、合作互惠共赢的开发治理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