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访问白沙埠人大网网上服务平台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白沙埠人大网
 
栏目导读
 
图片新闻
白沙埠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
白沙埠镇人大代表参与高铁...
区人大到我镇调研基层人大...
开展会前视察   增强履职能...
开展会前视察  增强履职能力
开展会前视察    增强履职...
 
 

区十八届人大

当前位置: 首页 >> 白沙埠镇 >> 议案建议 >> 区十八届人大 >> 正文
 

来自:白沙埠人大网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11日 00:00 浏览统计:

理由:

地理资源独特。白沙埠镇位于主城区近郊,为临沂主城区的后花园。东临沂河,北依茶山,孝河、柳青河穿境而过,水光山色,风景秀丽,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人文底蕴丰厚。系千年古镇、历史文化名镇,有“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的美誉。境内的中丘城(今诸葛城社区)建于公元前716年,距今约2729年,鲁国国君鲁隐公曾在此会见齐、郑两国国君,长期作为临沂县治,废弃于北齐(550-577年)。著名的琅琊王氏(王吉、王骏、王祥、王览、王敦、王羲之)与琅琊诸葛氏(诸葛亮、诸葛恢)都曾在此居住,为“中国第一豪族”——琅琊王氏家族的发祥地,有王祥卧冰处、孝友祠、中丘城遗址、鸿福寺遗址、白云寺遗址等省、市级古文化遗址37处。“卧冰求鲤”名列“二十四孝”,其弟王览以友爱兄长而名列“二十四悌”。1962年,山东副省长余修主持修复孝友祠。目前建有大型“孝”文化广场1处,先后举办以“孝”为主题的“孝文化节”6届,弘扬孝悌文化,传播现代文明。2010年,中国乡土协会授予“中国孝文化之乡”称号。

建议:

挖掘传统孝文化资源,依托孝友祠建设中国宗族文化博物馆。南京出土了大量琅琊王氏的文物,陈列在南京六朝博物馆和夫子庙的王谢故居。应该加强与江苏南京、浙江绍兴的联系,丰富孝友祠的馆藏。可复制某些代表性的文物,展示琅琊王氏南迁后的日常生活场景,为市民了解六朝宗族生活提供方便。

提升王氏祭祖仪式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打造民俗活动的亮点。自西晋以来,历代王朝和王氏子孙祭祀不断,唐太宗曾为王祥御书“天下第一孝”,宋太祖列封王祥为二十四孝之首。明世宗曾手书“孝友格天”匾额,清代乾隆皇帝将王祥、王览兄弟与颜杲卿、颜真卿、诸葛亮列入临沂“五贤祠”,并写诗赐碑。据明代《沂州志》记载,王祥、王览的祭祀仪式为农历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可改为清明节、重阳节两次祭祀。目前祭祀孔子的活动成为传承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借助清明节、重阳节固有的节庆文化,通过祭祀王祥、王览、王导、王羲之等圣贤,表达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理念,移风易俗,打造民俗文化的亮点工程。

建设“宰相林”。习近平总书记和王岐山同志多次强调家风教育的重要性,琅琊王氏是“中国第一豪族”,在汉唐期间产生了600多位历史文化名人,琅琊王氏家训德育古今,其家风、家学是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值得今人借鉴。琅琊王氏曾出现过92位宰相,其中王导等人对中国历史做出过重要贡献,应该挖掘这些宰相的生平事迹,建设“宰相林”,通过塑像等形式加以纪念,为临沂打造底蕴更加深厚的城市名片。可依托“太保林”,原有九座大坟茔,分别是王吉、王俊、王崇、王遵、王音、王仁、王融、王祥、王览,占地面积88000平方米,毁坏于“文革”。现为临沂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借助原遗址复原旧时风貌。

启动中华贤孝文化园项目,建设高铁风景区。临沂高铁站与孝河咫尺之遥,“孝河凝冰”为“琅琊八景”之一。依托孝河自然景观,开发旅游项目。借鉴苏州城区河道开发经验,连接和疏通沂河-孝河-柳清河,加大两岸绿化,开发游船项目,既美化环境,又打造市民赏春消夏的旅游项目。同时,发展餐饮服务业,利用已经勘探的地热资源建设温泉酒店度假区。
 
 
 

Copyright © 2004-2015 www.lylsrd.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兰山人大信息网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440*960)
鲁ICP备19045689号-1 Cl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