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旧楼加装电梯中的难点问的议案
滕广志
因年代限制,我国既有老旧多层住宅楼多未设置电梯。因住区老龄化加剧,无电梯住宅,使居民出行极不方便,加装电梯成为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首选。2016年国家决定在部分地市试点开展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在适老化改造上又迈出了一步。结合我辖区部分老旧多层住宅的实际情况,对当前存在问题进行汇总。
柳青街道辖区内老旧住宅多以旧村改造或集体住宅较多,这些小区的住宅楼基本上是统一建造的,6层左右的砖混结构的楼房。这一时期的住宅主要以一梯两户为主,以这两种类型住宅作为待加建电梯的研究对象。
推广存在的问题
1、加建的均好性 。不能实现均好性,不能保证中间户的利益,在不考虑资金和外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除非邻里关系良好,高龄化的住户改善的需求强烈,否则一般很难实现。
2、对日照有影响。 加建即使是采用了无机房电梯,因为加大了楼房的进深,仍然会对住宅楼产生日照影响,需在设计前期通过日照分析软件对建筑日照条件进行计算分析。
3、对建筑物结构有影响。 改善型加建模式需在楼梯休息平台高度处的楼梯墙外增加电梯前室,新增平台进入楼梯休息平台处,需要对原有外墙进行部分拆除,拆除外墙相应的会造成结构安全度缺失,所以增加室外电梯,会导致主体结构的加固,需要结构整体核算后确定。
4、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国家不会对整栋大楼进行抗震加固,增加电梯势必然需要对结构墙体开洞,如果造成结构整体需进行抗震加固,造成巨大的投资。而这笔投资额往往超过住户的实际承受能力,实际操作资金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
5、会对室外管线及绿地产生影响。加建电梯的位置一般在住宅的宅前路上或者外管线上,需要对宅前路和外管线进行局部改造,可能会影响到小区的绿化率。
6、电梯加建存在重重现实制约条件。 一是总图的制约。电梯加建与建筑退红线要求相违背,需根据规划要求,与规划部门沟通解决。如有的小区楼楼前隔很窄的人行道道路即为小区围墙,没有条件加电梯;只能考虑在南侧加;二是国家法规对电梯加建的制约。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增设电梯后的建筑间距、建筑日照、消防安全、建筑平面设计、结构安全等应当满足相关规范标准要求。至于是否可突破建筑轮廓线、占用小区公共用地加建,不同地区执行标准有所不同。
虽然在旧楼加建电梯问题繁多,但对老年人的出行和改善居住条件都有帮助,迎合了当前的老龄化背景,能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应该充分理解无障碍设计对老龄化社会的意义,对于中国的家庭,如何使我们的建筑设计满足我国老年人:成年人:孩子4:2:1的人口结构,给老年人及行动不便的人提供便利,是个社会课题。
针对目前电梯加建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很多小区缺少政策支持,即使有加建条件和需求,也因为部分楼层的居民拒绝交钱而难以推进,政府可针对此类问题制定相应政策,与物业相关条例相融合,将加建相关步骤和申请内容进行完善,预先将相关问题进行预设预估,对申请加建的小区负责人员提前告知所需环节和各环节材料,促进工作推进效率。
二、在加建建筑前期审查方面做好严格把关
成立专业部门,对申请加建的老旧小区做严格现场实地评估,对于一些老旧小区的建筑质量不足以支撑加建行为必须严厉制止。对于符合加减条件的楼宇也要做好建筑期及后期的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