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一期拆迁安置已结束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问题涌现出来。失地农民累计4万余人,已成为很庞大的社会群体,其中完全没有工作的失地农民达到10%以上,部分失地农民生活水平较低,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失地保险和打零工的微薄收入,难以维持长远生计。失业农民就业难,既有自身条件的原因,也是当时征地安置政策导致的结果。拆迁已过去十多年,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已达到适婚年龄,急需住房,居民收入的增长远远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尽管经济发展很快,但是部分失地农民失地后生活水平下降,部分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创业无钱"的群体,由此引发诸多社会矛盾。
由于土地收储补偿不够合理,导致农民不仅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部分社区(村)土地款已基本用完,大部分还建社区无沿街无企业无经济收入,仅靠每年微薄的土地款利息收入艰难度日,有个别村社区的居民楼因为交不起电费导致电梯停运,个别村社区集体经济拮据发不起村民福利而屡次向街道办事处借款,这类借款基本是有借无还。
建议:1:建立合理的土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土地收储标准,给予适度补差;切实抓好商业地块开发,灵活把握政策,推进各村社区存量建设用地的开发建设,让为北城新区拆迁建设做出过巨大牺牲和奉献的失地南坊原住居民在高楼霓虹灯下吃饱饭。2:建立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失地农民再就业岗位。在劳动就业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组织劳务输出,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
建议人:滕广志
2019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