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时期,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未来经济増长的核心动力。但是,目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却面临四方面制约需引起重视。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设备和校舍面积不足。 由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更加注重技能的培养,配套的实训设备不足,不能与社会的先进技术接轨,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生产需要。校含设施不足,特别表现在实习实训教学设施不足,许多学校达不到国家4.5m/生的实习实训教学建设标准,直接影响实训效果。 二是教职工特别是专任教师配备不足。 职业学校教师编制紧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匮乏,聘请兼职专业教师的渠道不畅。按照《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标准》,综合类学校教职工与学生比应该按1:14核定,我区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紧缺另外,事业单位招聘教师限本科以上学历,部分专业教师招聘难度大,例如烹任专业,基本没有本科以上的专业教师。 三是教学模式不灵活。 部分学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局限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缺乏特色教材、课程内容僵化,培训项目少,专业设置单一,没有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行业未来发展前景,造成专业稳定性较差,很多培训机构专业设置雷同,低水平重复。此外,培训机构实操材料物价上涨加大了培训成本,造成理论课时多,实际操作少,缺乏实践经验,培训后很难满足上岗就业技能需要。如果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将影响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 四是校企合作中存在学校与企业“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 从学校的角度看,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须实习,否则就没有实习成绩,就无法毕业。而在校企合作中,往往存在学校与企业“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倘若没有好处,企业并不愿意接受实习学生。职校学生实习问题的不断出现,实际上与校企合作不畅有很大关系。尽管2017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千意见,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又出台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提出要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但在实践过程中,企业的兴趣并不大。 二、针对问题的建议 一是加快职业学校配套设施建设。 实施校内改造工程,逐步缓解校舍面积不足的间题,满足办学需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补充职业学生专业实习、实训设备,补足校舍面积,落实补贴政策,进一步改善学生学习和实训条件,确保职业教育学生“招的来、学的好、出的去”。 二是加大教师招考力度。 落实《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招聘专业兼职教师。在教师招考中,加大技能考核,引进高技能人才,有效指导学生专业技能训练。 三是转变教学模式。 科学设置专业,强化专项能力培训。在课程设置上主动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改变以学科为导向设置职业教育课程的旧理念。根据社会人オ市场、劳动力市场、职业需求市场进行课程改革,适应时代变化 四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步伐。 要充分调动企业对接实习学生的积极性。相关部门多为职业院校的实习对接出主意、想办法。教育部门可以联合市场监管局、人社局等部门,通过减免税收资源保障等政策倾斜方式,鼓励企业为职校学生实习开绿灯。只有企业愿意接受实习学生甚至将实习学生当作“香饽饽”,职业院校才有底气维护学生的权益,同时企业也才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敢在实习问题上违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