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区人大要求,我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心城区普通高中教育的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充分认识抓好普通高中意义重大。
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国家人才战略,关系到地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关系到地方稳定和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育部最近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这是国家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精准发力,将有力推动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进程。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努力破解兰山城区高中阶段教育存在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整体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和办学质量,对于加快临沂人才强市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多样的普通高中阶段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二、当前,我市兰山城区高中阶段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普通高中建设滞后。目前,我市随着城市化的迅速膨胀,兰山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已经由2010年60多平方公里增加到2017年的150多平方公里,人口由2010年40万增加到100万左右,但是高中学校在建制上只有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七中、三十九中六所学校,没有新增新建高中学校,在学校建设上相对滞后,已经远远跟不上城市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普通高中升学偏低。兰山中心城区近五年以来,每年毕业生由2010年1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2万人左右,但是高中纯招生一直保持在8000名左右学生,毛入学率只有35%,远远低于周边县区60%左右的入学率,远远低于国家控制标准50%,导致一大批学生无缘普通高中,一大批农村初中学生毕业后弃学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不稳定社会因素,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三、几点建议
1、加快高中学校建设。根据保障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需要,化资源配置,改扩建或新建现有普通高中学校,抓紧按照市政府总体规划,启动临沂二中、临沂三中北校区建设,力争1年半时间建成招生,减轻高中阶段就学压力。
2、内部挖掘潜力。扩大现有高中的招生规模,尤其是增加二中、三中、四中招生计划,有效挖掘内部学位,估计能新增1000个左右学位;按照属地服务的要求,建议禁止临沂一中招生临沂9县的学生,只招收临沂三区(含经开区和高新区),估计能新增1000个学位,这样2000左右的学位,能有效缓解明年中心城区高中招生压力。
3、加快民办高中教育建设。临沂是商贸物流大市,外来人口多,高收费学校有市场,有需求,建议进一步扩大民办学校规模,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办高中发展,在稳定现有民办学校规模的基础上,落实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高中教育,培树临沂商城实验学校、临沂商城外国语学校、临沂四中国际部等一批民办高中示范学校。
4、坚持办好特色办学。根据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和完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阶段课程体系,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打造优质高中、特色专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全面推进优质示范性普通高中实施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普通高中在办学思想、管理特色、教学组织、育人方式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带动义务教育整体发展同步发展,促进普通高中优质持续发展。
5、坚持市本级统筹规划管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口变化的趋势,合理规划高中阶段学校的布局与规模,早谋划早准备。严格执行分级负责制,市级部门负责整体的规划、投资、管理、指导、督查,以及市本级层面的普及工作,区级负责配合协助。
6.建立健全投入机制,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坚持把教育作为政府财政支出重点领域给予优先保障,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到2020年,要落实各类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用3年时间化解高中阶段教育债务。
7.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建立教师补员机制,保障高中阶段教师数量。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继续实施“教育人才千人工程”计划,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为引领,加强市培、县培和校本培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教师激励机制,高中教师可晋升正高级教师。实施教师支持计划,提高教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