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下半年到次年上半年,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季。在经济下行时,要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对谁都不容易。但对女性来说,尤其不容易。每年都有应届女毕业生抱怨自己遭遇“就业歧视”:给一些用人单位投简历根本得不到面试机会;即使得到了面试机会,对方一句“不要女性”就让自己多日的精心准备化为乌有。
不太愿招女性这种感觉是有根据的。2015年年初,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一个研究报告:男性求职者接到面试邀请的次数是女性的1.42倍。含意是:如果一个女性把自己的性别改为男性,那她得到的面试机会马上增加了42%。具体而言,研究者从三所大学抽取100名学生作为被试者,每位被试者根据简历模板制作两份简历。第一份简历是被试者依据个人真实信息填写生成的。第二份简历只改换了第一份中的性别。最后研究者选择了96个被试者的192份真简历及其对照的假简历进行实验。研究者向招聘网站投出这些简历,然后统计一段时间内每份简历收到企业主动发来面试邀请的数量。结果显示,男性简历平均接到了2.95次面试通知,而女性为2.07次。男性面试机会比女性多42%。
放开全面二孩之后,由于企业会缺省预期未婚女性会生育两个孩子,这种效率歧视预期会加剧,女性找工作会比以前更艰难。
要取消这种本来不应存在的性别歧视,破除“女性就业比男性更艰难”的局面,就必须把那些初衷是为了保护女性就业但实际上让女性就业更艰难的不当规制一一废止。在此基础上,如果政府有心关爱女性,不妨规定企业每有一个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性员工,就获得一个减税额度或其它一些鼓励企业的政策,足以补偿女性在这段时间的效率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