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琅琊王墓位于兰山区兰山街道曹家王庄、宋家王庄和张家王庄毗邻处,处在琅琊王路中心位置。该墓建于汉代晚期,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出土了金缕玉衣、铜玉衣、青铜铺首等一批国家级珍贵文物,是自临沂设琅琊郡国历经6代130余年以来临沂地区现存的唯一一座王陵,也是目前全国发掘的唯一一座地上砖石结构的汉代王墓,见证了临沂地区两汉时期的辉煌历史,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前,我市被列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市,面临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良好机遇,琅琊王墓作为我国稀缺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价值非常巨大。经调研,发现该墓保护工作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周边环境对古墓本体造成潜在威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临沂西部城区已成为市场发展的核心区,琅琊王墓周边已发展起永兴国际玩具城、文化市场、陶瓷石材市场、建材市场等四大市场,人流、车流更加密集,而遗址又位于道路中间,既影响交通、妨碍市场发展,又对古墓本体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2、缺少专门的保护机构。由于古墓没有专门的保护机构,无法做到日常看护维护,不能对破环古墓整体环境的行为及时进行发现和制止,再加上城市建设中忽略了对古墓整体的保护和协调,周边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存在在古墓附近私搭乱建的现象,导致古墓的整体形象受到破坏。
3、文物价值发挥不到位。由于前期投入太少,仅仅对其进行了简易的维护,同时也未进行城市保护规划修编和整体规划开发建设,致使其文物价值没有得到很好地开发利用,不能像银雀山竹简汉墓、洗砚池晋墓等古迹一样成为人们了解临沂历史,提升临沂形象和知名度的载体。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改善遗址周边环境。制定保护措施,将古墓本体和周边环境作为整体进行保护利用,规划拆除古墓本体两侧部分建筑,对古墓保护范围进行绿化,拓宽古墓周边道路缓解交通压力,彻底改变古墓本体被周边环境不断“蚕食”的局面,建设遗址公园使之成为市民休闲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2、对古墓及其出土文物进行修缮保护。制定方案对古墓墓室进行堆积封土,或是在墓门前修建墓厅、汉阙、仿汉代楼亭等,加强对古墓本体的修缮保护复原。对古墓出土的金缕玉衣、铜缕玉衣等文物进行修复,在古墓东边建设王陵展厅,集中全国各地王墓资料进行对比展陈,彰显临沂琅琊王墓的历史地位。
3、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建设王陵遗址公园或王陵博物馆,体现临沂历史的厚重感,增加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筹码,在城区打造东城门遗址——银雀山竹简汉墓——洗砚池晋墓——琅琊王墓——吴白庄汉墓等体现深厚汉晋文化的精品旅游线路,形成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