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社会空巢老人成为关系民生及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如何解决老年人生活及精神需求,加快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就成为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据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兰山区范围内,60岁以上老龄人口数为17.2万人。我区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预计到2020年,我区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届时,我们每五个人当中就会有一名老年人,可以说,老年人的“日间照料中心”得到了上级重视、社会关注、老人和亲属的欢迎和认同。
一、我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规范标准难落实。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的规模,总体要求应不低于300平米(包括与社区服务设施共用部分)。设有休息室:配有10张左右床位供老年人休息;配就餐室(含阅览室):配有就餐设施、报刊和图书,中午或晚上可供老年人就餐,平常可供老年人读书看报;文体活动室:配有相应文体活动设备;健身康复室:配有老年人健身康复器材;医疗保健室:配有基本的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老年人学校:要求配备有基本的教学设备和用具及其他附属设施。可是,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设受到社区条件限制,造成上级有关规范标准无法实现。
2、资金保障有缺口。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是具有公益性、福利性的机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由于没有长久运营经验和生存资金保障,对其日常运营中所需的水、电、煤气、取暖等费用支出造成缺口较大。
3、管办主体不明确。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实行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而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在充分发挥志愿者的积极性,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实现志愿者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和市场化有偿服务相结合方面存在着政府管理指导部门和社会主办单位与市场有偿服务主体不明问题。
4、配套服务有差距。目前,按照上级有关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设规范标准要求,结合社区硬件设施条件,还无法实现“四室一课”目标,即:休息室、就餐室(含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医疗保健室、老年课堂(供老年合唱团训练,定期邀请老年大学的教师或专家来讲课)。
二、 解决问题的建议
1、严格规范标准。综上可以看出,努力让老年人过上舒适惬意的晚年生活,就是为绝大部分老年人办了件大好事。而空巢老年人目前最普遍的状态就是有较强烈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如果能够在每个社区建立一个日间照料站,提供文化娱乐设施和场地,开办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组建老年合唱队、健身队等团体,就可以极大地丰富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同时,还可以方便地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发挥他们的余热。在生活方面,日间照料中心可以提供餐饮服务,方便老人就餐;还应该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以备不时之需。
2、加大财政投入。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设或者是运行费用纳入区财政预算,可根据每个中心的大小、人员多少进行严格认真核算后,下拨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设经费或者是运行经费,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可对下拨经费安排专业部门审计和监管。
3、鼓励私人建设和管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不论是集体还是私人建设和管理,目的是明确的,政府可以倡导社会上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鼓励企业和经济实力雄厚的个人回报社会,政府一样给予财政补贴。
4、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沂蒙路幸福九号老年活动中心的运营情况来看,其运营模式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认可,活动中心配有许多老年人专用的设施,但是,许多老年人虽认同,却因为需要交纳一定费用,大部分还是不能接受。而社区内建设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完全是公益性福利机构,一天基本上是10元钱午餐费,能够保证丰盛的饭菜质量。白天子女上班,没有时间给老人做饭的,可以送到日间照料中心,在这可以享有可口的饭菜,晚上再由子女把老人接回家共享天伦。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资金也有限,使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无法正常运营,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能够认知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所起的作用,使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舒适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