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和技能提升的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急危重症、意外伤害事件,如心脏骤停、心肌梗死等时有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交通死亡人数大约10万人,溺亡人数大约10万人。另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日均1506人,居全球之首,而87%以上心脏骤停情况发生在医院之外。专家表示,心脏骤停4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50%;心脏骤停6分钟内,抢救成功率约10%;超过6分钟后,抢救成功率仅为4%;超过10分钟以上,抢救成功率几乎为零。而在黄金救护时间内,急救车和专业救护人员往往无法赶到,现场第一目击者可起到提高救治时效,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决定性作用。 为让更多的人掌握先进的救护理论和技能,正确实施急救操作,有效提高入院前病人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救治时效,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建议相关部门加大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力度和扩大培训群体: 一、让急救教育进校园进课堂,从小培养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意识; 二、让急救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让公众了解急救知识和提高操作能力,正确开展自救和对身边群众的急救,避免出现不会救和错误急救的情况发生; 三、让急救教育成为交警和驾校的必修课,做为意外事故中的第一现场人,将应急救护培训列入职业培训的内容,在意外发生时,掌握基本救护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达到自护、自救、互救而保护生命安全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