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众多城市问题中最难解决的“城市病”,近年来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机动车快速增长远高于道路容量的增长,另一方面是有限的道路资源通行使用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受各种交通违章及现行条件等的制约,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导致通行效率低下。
突出表现为:
一是在交通主次干道和重要的支路上随意停车,有的车辆甚至在交叉口附近停车,严重干扰正常的行车。据有关分析研究:在三车道的路段上随意停车,直接降低路段的通行能力30%~50%;在两车道的路段上随意停车,直接降低路段的通行能力50%以上;在单车道的路段上随意停车,直接降低路段的通行能力100%。
二是行车过程的随意变道加塞、随意在标线禁止的路段上调头、交叉口不按照规定的车道行驶,行车时与驻车时打、看手机,不按照规定的车速行驶等交通陋习,也会对道路的通行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三是现有主干道路交通方向固化,无法因每日车流潮汐的变化进行动态调节,导致上、下班堵车,而对向车道相对空闲的现象,而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无法发挥到最大。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建议:
1、应以城区交通功能定位为依据,设立交通执法严管路段与严管时段。针对严管路段实行分时限制临时停车,交叉路口禁止停车。对于违章车辆,提高违法成本,不论道路的等级,一律采用扣分加罚款的上限处罚,处罚力度要给违法者产生不敢有意再犯的威慑作用。
2、加强电子警察设施建设的同时,整合各种能够用于交通管理的监控网络,利用覆盖道路电子探头的信息,实现“视频巡逻”,动态管理;在交通问题突出的路段、路口,应加强现场路巡,努力做到违法必纠,形成形遵纪守法的受益,不守规章的吃亏的新局面。
3、加强对机动车低速行驶和电动三轮车、四轮车的管理。严管道路,禁止营运三轮车上路。在高峰时段,对不按照规定速度行驶影响通行效率的机动车要给予警示,禁止不符合速度要求的非标准车辆进入严管道路。
4、对于出租汽车和网约车的停车,应加强管理与规范。在城区干道应划定出租车与网约车的临时停靠区,合理布置,不容许随意停车;严格管控路内停车,对占用公共资源的分时段路内停车,应当运用价格杠杆提高周转率,在高峰时段禁止在路内停车,临时停车路段需要有时间限制。另,需发挥道路周边社会停车场资源的缓冲作用,例如公共人防工程、企事业单位停车场等,实行平价收费,以减少日常占道停车的几率。
5、结合交通现状运行情况和上下班车流潮汐分布,十字路口可设置机动可变车道,根据车辆多寡,通过调整分道设置的信号灯来动态分配双向车道数,可在重点时段充分发挥现有道路的潜能,有效调节各向车流、疏解交通拥堵。
6、结合城市规划,动态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大力发挥公共交通运输城市人力的主导作用。继续挖掘BRT主干道的通行潜力,建议除大型公共交通车辆与应急车辆使用BRT车道之外,可以适当放开七座及以上社会车辆使用BRT车道,以疏解非BRT车道的通行拥堵情况。
7、根据支线道路周边社会功能规划、居住人口以及现有交通运行情况和实际需求,调整道路双向或单向的通行方案,解决部分路段的拥堵问题。
8、可以利用行政手段,引导规范学校、企事业单位人员错峰上班、下班,以降低核心时段,重点路段集中出行导致的拥堵。
如果我们能够加大违章车辆的规范力度,严格交通秩序管理,纠正交通参与者的违章与陋习,动态调节交通信号与变道管理,提升BRT道路的使用效率,错峰上下班等等措施,发挥城市道路应有的通行能力,至少可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20﹪~30﹪,在一定程度上将有效改善主城区的交通拥堵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