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经济的影响,各方面专家都给出了判断。从客观角度看,需求和生产骤降,对投资、消费、出口都会带来明显影响,短期内有可能带来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而对于微观个体的影响,民企、中小企业、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更大。我们既要看清疫情对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承受压力;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基本还是会保持增长。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比如,疫情期间复工前期,全民迎来远程办公时代。目前根据钉钉提供的数据,2月3日,有近两亿人开启在家办公模式。所以对于医疗、在线、大数据、智能以及与此相关的业务模式的企业,都会有比较正向的促进影响,而且会持续发展。
从职工方面来讲: 一、收入变少了,生活压力变大。二、面对每天的新增感染人员心理压力大。从企业方面来讲:首先,用工压力大。其次,配套不全,市场需求也变少,2月份以来受疫情影响,出口订单骤降,春节前订单客户取消了大部分,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导致库存积压严重。最后,海外疫情形势严峻导致出口封闭,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对于传统企业,尤其是依靠于线下、出口、盈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这一次冲击很大。影响会持续多久,需要根据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活动等因素来判断,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此次疫情波及面很大,持续时间可能比较长。因为疫情突然来袭,中小企业无论是心理上还是应对策略上,都没有任何准备,一些中小企业的现金流会断裂,建议政府关注中小企业。
疫情带来的影响让人焦虑,但目前拿出积极的心态应对才是最重要的。要认识到疫情只是一时的经营环境,我们需要面对的不仅是环境,还有企业自身的调整。要积极的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企业改变,适应目前的环境的影响。
企业自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证现金流不断裂。只有确保现金流,才能确保核心竞争力。面对疫情,要做到缩减费用、剥离不良业务、杜绝亏损及没有质量的增长,一些还未产生价值的业务可以先停下来,亏损的业务一定要停掉。
在外部市场没有恢复的情况下,企业最直接有效的行动还是要从内部开始。第一,内部挖掘潜力,以保证现金流不断。第二,要和员工建立共识,强化信心,共克时艰。第三,要寻找合作共生的机会。第四,创新业务,寻求恢复经营的可能性。
中小企业更好地“突围”,我觉着需要在下面三个方面开启行动。
建议:
第一是效率制胜。增加智能化、数据化的设备,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员工,增加用工效率以转变密集型生产。提前实现了数字化的深度转型。
第二是模式创新。多利用智能化办公系统,实现物流、生产、财务、销售和市场信息网络的即时传输。用一整套依托互联网的信息化运营体系取代传统管理运营模式。
第三要改变思维。在危机中,只要把自身做好,就活下去了,企业必须想办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并有能力解决的方案。
通过这次疫情不难发现,要想度过难关企业最好形成自己的产业供应链,来抵抗未来未知的突发情况。应多利用新平台新媒介等各种方法挖掘新的客户需求,增加智能化、数据化的设备,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员工,增加用工效率以转变密集型生产。